给新手的两轮自平衡小车开发实战指南
  • Introduction
  • 前言
    • 前言
    • 推荐学习路线
  • 套件上手
    • 必看开箱组装
    • 参数特点一览
    • 蓝牙遥控模式
    • 红外循迹模式
    • 超声跟随模式
    • 超声避障模式
    • 提起识别
    • 着陆识别
    • OLED显示说明
    • 烧录程序指南
    • 修改遥控APP
    • 修改开机模式
    • 硬件组成概述
    • IO引脚分配
    • 软件功能说明
    • 程序框架介绍
    • 分析排除故障
  • 原理分析篇
    • 平衡原理
    • 动力学分析
    • 数学建模
    • Simulink仿真
  • 电路开发篇
    • 系统框架一览
    • 主控模块
    • 稳压模块
    • 驱动模块
    • 蓝牙模块
    • 传感器模块
    • 底板功能说明
    • 电机参数说明
    • 洞洞板底板手工焊接教程
  • 软件开发篇
    • 约定代码编写规则
    • 安装MDK-ARM软件
    • 使用MDK-ARM软件编译代码
    • 安装STM32CubeMX软件
    • STM32CubeMX软件生成工程
    • GPIO与LED闪烁的仪式感
    • Timer与按键消抖的应用
    • Usart与Printf函数重定向
    • Timer编码器模式读取编码器
    • PWM与TB6612FNG驱动电机
    • 硬件I2C读取MPU6050原始数据
    • 加速度计、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融合
    • MPU6050姿态解算和数据融合
    • PID控制原理与增量式PID算法
    • 电机速度闭环内环PID控制
    • 直立平衡角度环PID控制
    • 运动速度闭环外环PID控制
    • 提高PWM频率为24kHz
    • 移植U8g2单色图形库驱动OLED
  • 其他
    • 扩展投稿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原理分析篇

Simulink仿真

上一页数学建模下一页系统框架一览

最后更新于5年前

这有帮助吗?

通过对两轮自平衡小车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和数学建模,在理论上设计出了控制方法。下面,调用 Matlab 软件的Simulink 仿真工具包对两轮自平衡小车的控制系统数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观察角度在干扰信号的作用下的自恢复情况。

在 Simulink 文件中,建立两轮自平衡小车的数学模型,调用 PID 控制器构成控制系统的主要部分。设定输入信号值为 0,代表角度初始值为 0,小车初始在平衡位置。对输出节点,调用两个 Step 模块,通过设定 Step Time,使之构成宽度为 1s 的脉冲信号作为小车的外力干扰作用信号。整体系统构成负反馈形式。

仿真系统中示波器 Angle 与 f 分别表示角度变化波形与外力作用信号波形。点击运行,可以看到外力作用为标准的脉冲信号。

此时,在脉冲信号作为干扰的情况下,Angle 示波器中显示了车体角度的变化值。

通过波形可以看出,角度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自动恢复到稳定状态。这证明了前文建立的两轮自平衡小车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有效的,也为接下来设计小车的软硬件系统提供了坚实的控制理论基础。

两轮自平衡小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 Simulink 仿真 alt ><
外界干扰信号波形图 alt ><
车体角度自恢复过程仿真波形 al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