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新手的两轮自平衡小车开发实战指南
  • Introduction
  • 前言
    • 前言
    • 推荐学习路线
  • 套件上手
    • 必看开箱组装
    • 参数特点一览
    • 蓝牙遥控模式
    • 红外循迹模式
    • 超声跟随模式
    • 超声避障模式
    • 提起识别
    • 着陆识别
    • OLED显示说明
    • 烧录程序指南
    • 修改遥控APP
    • 修改开机模式
    • 硬件组成概述
    • IO引脚分配
    • 软件功能说明
    • 程序框架介绍
    • 分析排除故障
  • 原理分析篇
    • 平衡原理
    • 动力学分析
    • 数学建模
    • Simulink仿真
  • 电路开发篇
    • 系统框架一览
    • 主控模块
    • 稳压模块
    • 驱动模块
    • 蓝牙模块
    • 传感器模块
    • 底板功能说明
    • 电机参数说明
    • 洞洞板底板手工焊接教程
  • 软件开发篇
    • 约定代码编写规则
    • 安装MDK-ARM软件
    • 使用MDK-ARM软件编译代码
    • 安装STM32CubeMX软件
    • STM32CubeMX软件生成工程
    • GPIO与LED闪烁的仪式感
    • Timer与按键消抖的应用
    • Usart与Printf函数重定向
    • Timer编码器模式读取编码器
    • PWM与TB6612FNG驱动电机
    • 硬件I2C读取MPU6050原始数据
    • 加速度计、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融合
    • MPU6050姿态解算和数据融合
    • PID控制原理与增量式PID算法
    • 电机速度闭环内环PID控制
    • 直立平衡角度环PID控制
    • 运动速度闭环外环PID控制
    • 提高PWM频率为24kHz
    • 移植U8g2单色图形库驱动OLED
  • 其他
    • 扩展投稿
由 GitBook 提供支持
在本页

这有帮助吗?

  1. 原理分析篇

平衡原理

上一页分析排除故障下一页动力学分析

最后更新于5年前

这有帮助吗?

控制小车平衡的直观经验来自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一般的人通过简单练习就可以让一个直木棒在手指尖上保持直立。这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托着木棒的手掌可以移动; 另一个是眼睛可以观察到木棒的倾斜角度和倾斜趋势(角速度)。通过手掌移动抵消木棒的倾斜角度和趋势,从而保持木棒的直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实际上就是控制中的负反馈机制。

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天才杂技演员可以蒙着眼睛使得木棒在自己指尖上直立,因为没有了眼睛观察进行负反馈。

小车平衡控制也是通过负反馈来实现的,与上面保持木棒直立比较则相对简单。因为小车有两个轮子着地,车体只会在轮子滚动的方向上发生倾斜。控制轮子转动,抵消在一个维度上倾斜的趋势便可以保持车体平衡了。

那么车轮如何运行,才能够最终保持车体平衡稳定?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建立两轮自平衡小车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模型,设计反馈控制来保证车体的平衡。

保持木棒直立的反馈控制 alt ><
通过车轮运动保持小车平衡 alt ><